游客可乘B3 路、17 路、116 路、122 路、709 路公交车到三孝口站下,向北步行100 米可达安徽博物院老馆。
也可乘30 路、114 路、126 路、133 路、136 路、162 路、525 路到城隍庙站下,向南至安庆路再向西到博物馆,略微绕路。
安徽博物院老馆有地铁直达,乘坐合肥市轨道交通2 号线到三孝口站下车,从H 出口出,步行 220 米到达安徽博物院庐阳馆。
安徽博物院老馆,又称为庐阳馆,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,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。这座博物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而且其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。
合肥之旅,让我爱上了逛博物馆。 趁着“国家宝藏”带来的热度,我也开始走进博物馆——其实,打卡博物馆的风气这两年早已悄然兴起。也许是年纪渐长,慢慢能静下心、带着耐心去看这些沉默的文物,去读懂一个地方的历史脉络,感受岁月深处积淀下来的文化气息。 安徽省博物馆分为老馆和新馆。我这次去的时候,老馆没有开放,便直奔位于天鹅湖畔的新馆。周围环境很美,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极具徽派韵味:外立面的镂空雕花,像是从古徽州老宅的窗棂中汲取灵感,又似青铜器上流转的云纹。据介绍,这个设计寓意“四水归堂,五方相连”,既有传统意象,又见现代气度。 馆内收藏丰富,尤其八大镇馆之宝不容错过:比如那件金边玛瑙碗,晶莹剔透,工艺惊人;战国时期的铸客大鼎,体量恢弘、铭文沧桑;龙虎四环铜鼓座,造型雄浑,纹饰精美…… 我还特别喜欢“文房四宝”展厅,笔墨纸砚,一一陈列,真正是“涨知识”的好地方。贴金蜡黄笺、徽墨、歙砚,不仅材质讲究,更承载了文人雅士的书写传统。就连毛笔的形制,也随时代流转,不断演变,细节处见真章。 徽派建筑我一直心向往之,而安博竟把整座古建筑迁入馆内,于一层空间完整复原展出,实在震撼。徽州三雕——木雕、石雕、砖雕,更是名不虚传。凑近细看,人物神态栩栩如生,画面情节层次分明,每一刀都是技艺,每一处都是故事,叫人不禁驻足良久,由衷赞叹。